
隨著社會的進步,標識標牌的變化隨著城市化的進程更多的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來。不同國家民族間的交流日益增多,公共環境中的標識與標牌的變化更加趨于向大眾化的易識別性發展,這就使得符號或圖形標識被廣泛采用。多數研究表明,象形圖形再現實物時是最具實效的,多數的符號或者圖形可以形成國際間的通用語言,跨越國家民族間的交流障礙。世界大部分地區使用通用或標準化的象形圖形,可以使人們的對于環境中的方向或場所識別更加清楚明確,但是由于各個國家的某些特性各不相同,對于圖形的繪制和應用也存在差異;同樣由于各個國家文化背景的差異,對于圖形和文字的選擇也各有所異。例如:在中國,存在已久的 “ 洗手間 ” 的指示偏向于文字表述 ——“男”和“ 女”,但是對于歐洲國家,更多的是男人和女人的形象代表 “ 洗手間 ” 。如何建立有效、精確傳遞信息,并具美學的系統,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游走于我們生存環境中的系統,使我們需要不斷探索的課題。
-
1.歷史及現狀
1.1 ? 由生存演變而來的標識牌
自然界中的生物自降生以來,都需要與同胞進行溝通。在學習語言交流之前,最開始交流只限于視覺的感應,也就是在生存的環境中留下印記?,F在人們以不再受到物質環境的限制,但是在建成環境中進行標記和尋找路線依然是我們生存的基本需求。
歷史上有大量的事實為此佐證,從陶罐漆畫和象形文字到羅馬數字和阿拉伯字母,人類的進程已用這些圖形文字在歷史的長河中標明印記,這同樣也是現代標識演變的過程。
1.2 ? 現階段標記的混亂出現
世界日益復雜,生活也隨之多樣化發展,各種生活的印記被應用到公共環境當中。無論是公司建筑上簡單的標記符號,還是商業空間,或是像路標這樣廣泛的系統,多層次的系統相互疊加在一起,就構成了我們公共環境中的標識系統。無論他們是否必須存在,他們已然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們對于世界認識的方式和生存的方式也會隨之變得更加復雜。
-
2.原因探析
2.1 ? 政治原因
標識所攜帶的信息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建立他們的政府和組織的意識形態以及其制造時代的特征,也可以簡單地表述為是一種政治行為或商業行為。
大的標識主題常具有極權主義的暗示,例如北京天安門廣場。還有一種更具有裝飾性的標識仍被保存在主要道路上,如北京的鐘樓,法國的凱旋門。這類標識在周圍規劃優良的系統中更多的是呈現其裝飾性和符號性,相對于周圍環境適應度相對一般。
2.2 ? 商業原因
小的公司識別系統可以看做領域劃分,通過標識系統的運用,加強自身品牌領域印象。還有一種出現頻率最多,也是最為復雜的廣告形式標識,
無論是簡單的標記符號,大型的主題性標識,還是路標指示系統,相對于傳統意義的定義性、空間性、指向性,現代設計師似乎又拓展其背后的故事,賦予其新的生命力,加強人們對于某種事物的印象,使人們對于建成環境回應更加迅速、記憶更加深刻。
-
3.意見及規劃
3.1 ? 建立標準化規范
在世界大部分地區實現標準化規范,使用一般符號標識,可以在世界內通用的圖標、字母或符號,例如在機場、商場、銀行等大型公共空間標識上,可以使用相同圖標區分,在公共場所出入口、洗手間、及馬路站牌等小型設施指示上,可以使用相同符號區分,使國際旅行者很容易感覺就像在自己家鄉一樣。
3.2 ? 識別功能場所
命名和使用濟南標識來定義我們公共環境中的特定空間是必要措施。在城市環境當中劃分功能區域,每個區域的主要標識信息整齊劃一,不能容忍任何不規范。
以商業街道為例,從實際角度出發,要求街道的標識要與交通標示考慮相似的要素:尺寸、色彩、圖形文字與擺放位置。其中,街道標識安裝位置的一致性最為重要,這直接決定地域的指示性。其次,作為商業空間,其個性化的主題表達方式也是重要的環節之一,這種個性化的存在直接決定這個場所的特殊意義。這其中最為成功的案例是清華大學對重慶商業街的整體規劃和改造。
3.3 ? 流暢的視覺語言
實現新的需求與方案,最主要的是視覺交流的流暢性,在公共環境當中,用流暢的視覺語言進行標記和指明路線。平面語言在公共環境中的應用相當于風景與燈光的關系,失去任何一種都會失去原有的意義。所以說,在任何空間內,視覺交流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標識和標牌應該做為一個系統的導向指示出現在公共環境當中,而不是單獨或零散的存在于空間內,系統的導向可以給建筑一個明確的形象定位,在設計師的打造下,數字,文字,符號都可以與環境相融合,為建筑添彩。在人員流動的公共空間內,由標識和標牌組成的導向系統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缺少這個系統,那么便于溝通的整體規劃和標識標牌等信息將成為一種視覺污染。
最為有效的由濟南標識和標牌組成的導向系統,需要系統性地對信息進行整合分析,傾聽消費者的需求,并考慮周邊環境。建筑或許呈現中性,沒有任何特性值得提煉,那么它的細節或許異常豐富,導向系統正是這兩種風格的自然延伸。如果設計的恰到好處,那么整個系統將會與周圍環境融合在一起,這么也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目標。